为各个分数段的考生填报志愿支招
|
|
福建招考网整理自:厦门网 2008-6-30 8:17:37 |
现在正是我省高考生填报体育类志愿,普通文、理科本科志愿和高职单招志愿的关键时刻。本报记者特邀长期研究高招志愿填报的大同中学高中年段段长、语文备课组组长陈路康,为各个分数段的考生填报志愿支招。
高分段考生:奔“211”名校,但不能都冲着北大、清华
陈老师说,高分段考生,通常指的是600分以上的考生。这部分考生应冲着名校而去,即列入“211工程”(面向21世纪,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)的院校,但不能都冲着北大、清华。北大、清华在我省的招生名额很有限,通常只投100名。如果你的成绩排名在120名以后,就不太敢报北大、清华了,但可以报排名前十位的院校,如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、武汉大学,等等。次高分段,通常指560-600分的考生,建议报名校的特色专业,要避开被挤爆的热门专业。如本硕连读、与国外合作办学的专业、这所院校里最强的专业,或者是其他院校没有的、与就业市场对接紧密的专业。
本一线的一般考生,即在559分至本一线录取线之间的,可以考虑选本二批次的热门专业。
中分段考生:院校和专业选其一,填报前与院校联系
今年,“本一尾”和“本二头”的考生数量特别密集。陈老师认为,这部分考生首先得对自己的实力进行评估,看看在省内的排名。其次,要确定是以院校为主还是以专业为主进行选择。有的考生只在乎院校不在乎专业,因为毕竟本一批院校无论师资、专业设置、发展前景都优于本二批院校。这类考生如果坚持要上本一批院校,就不要在乎专业,可选择“211”里排在第80-100名的院校。要查明院校去年在福建省有无招生、招生数额多少,选出招生人数较多的3所院校,看看你想报的专业能否与未来就业市场对接,是否有硕士、博士点,以利进一步深造。确定之后,一定要与这3所院校联系,询问以你的分数报考某个专业,有无把握被录用。之后,根据对方答复的情况,确定最有把握的一所院校,作为第一志愿。
如果选择专业优先,可在本二批次中选好专业的院校。专业的好与不好,冷与热,目前都不能下定论,只能从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考虑。不以过去职场上专业的冷热来代替今日的冷热。例如,化学专业这个基础学科过去很多人都不看好,这几年,随着企业投资、技术更新、产业发展导向等变化,紧缺的相关专业人才,就有可能从过去的冷专业变成未来的热门。相反,IT等专业,可能供过于求。
选择时,要看这所院校的师资队伍、所在位置、特色,硕、博点的设置情况。同样要与院校联系,弄清有无限制条件,如有的规定要看单科成绩,有的有身体条件的限制。
如果只是本二批的中等分数,建议避开广州、上海等繁华大城市,因为大城市有地方保护政策。
陈老师举例说明:如喜欢生物工程专业,并打算报考本二批院校,可以把设置这一专业的院校全部找出来,之后用三把尺子筛选。第一把:院校所在城市。若不喜欢西部、北部的,就将其过滤掉。第二把:师资。没有硕、博点的不要去。第三把:招生数量。选择招生数多的,而且最好是这所院校的支柱专业。
低分段考生:确保有学可上,不轻易放弃本三
低分段考生通常指本二尾至本三线的考生,要以“保证有学可上”为主,因为明年是“新高考”,变数大,复读风险大。可以从两方面考虑:一是所选的专业与就业市场对接要快。如会计专业,有些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,鼓励学生考证。这样,即使学校不怎么样,学生毕业后却因为拥有从业所需的各类证件,可能更受用人单位器重。其次,选独立学院时,要看它与母体大学的专业能否对接,能否拿到母体大学的学位,能否考母体大学的研究生。
如果只是刚够本三线,就不能考虑太多,也不要放弃本三。今年是先填本科再填专科,本专科的志愿表是分开的,专科要到8月份才填,不应该太早就放弃本三。即使进不了本三,到8月再填专科也来得及。
千万不要随大流避免填报扎堆
陈老师说,之所以出现考生扎堆,有三方面的原因。一是区域性。许多福建考生不愿离家乡太远,不喜欢到西部、北部读书,担心不适应;家长也觉得孩子就近读书,便于关照,今后找工作也有利。因此造成福建考生集中报考东南部院校。二是分数边缘线上容易扎堆。为求保险,本一批末的考生习惯往下压。这两个原因相加,造成大量考生聚集于省内本二批院校。三是专业扎堆。热门专业挤爆,冷门专业应者寥寥。
他建议考生千万不要随大流,要用科学的方法选填志愿。
记者 刘丽英
|
 |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|
|
 |
|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 |
|
|
|
|
|